摘要:"血压160/95还算稳定。"我看着眼前的检查单刚想说什么,一阵急促的呼叫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抢救室的警报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推车上躺着一位面色苍白的中年女性,心电监护上显示着紊乱的波形——室颤!
"血压160/95还算稳定。"我看着眼前的检查单刚想说什么,一阵急促的呼叫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抢救室的警报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推车上躺着一位面色苍白的中年女性,心电监护上显示着紊乱的波形——室颤!
这一幕勾起了我十七年前的记忆。那是2007年的一个平常早晨同样的抢救室,同样的心电监护,躺在病床上的是52岁的林女士。她生前也是一位血压控制得"还算稳定"的患者...
作为一名从医三十载的心内科医生,我见过太多类似的病例。今天我想讲述林女士的故事,道出隐藏在"血压控制得还不错"背后的致命误区。
林女士是深圳一家外企的高管,事业如日中天。2003年体检发现高血压,血压值168/98mmHg。那时她风风火火地冲进我的诊室:"老李啊,我时间紧开点降压药就行。"
我还记得她雷厉风行的样子职业装干练,妆容精致,说话快而急。测完血压她就开始回复手机邮件,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
"林总,您需要做个详细检查,特别是心电图和超声。高血压可能会..."
"没那么多时间,我手上还有个千万级的项目等着谈。"她打断我的话"我看这血压也不算太高,开药控制一下就好。"
无奈之下我只得开具了降压药,再三叮嘱她定期复查。谁知这一忙就是四年。期间她只零星来过几次,每次都是匆匆测个血压就走。
"血压130/85挺好的嘛!"这是她最后一次复诊时说的话。我注意到她脸色发白,额头渗着细汗。
"您最近有没有感觉心慌、胸闷?"
"那倒是有点不过我都喝点红糖水,休息一下就好了。"她轻描淡写地回答。
我坚持要给她做个心电图,结果显示阵发性房颤。"林总,您必须住院检查!"
她摆摆手:"下周要出差美国,回来再说吧。"
这一去竟成永别。一周后她在酒店突发恶性心律失常,送医时已经错过最佳抢救时机。
她的家人找到我时我翻看了她的病历。这才发现在她"血压控制得还不错"的背后,心脏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长期血压升高导致左心室肥厚,心电活动紊乱,最终酿成大祸。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存在和林女士一样的认知误区:以为血压降下来就万事大吉,忽视了全面体检的重要性。他们不知道高血压不仅仅是血压高那么简单,它是全身血管的疾病。
血压持续升高会像无声的杀手,悄悄地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特别是对心脏的伤害,往往在患者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持续累积。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就像一个不断负重的运动员,心脏肌肉被迫增厚。这种代偿性变化表面上看起来是身体的自我保护,实际上却为心律失常埋下了祸根。
前两天我接诊了一位和林女士情况相似的患者。她也是企业高管血压控制得不错,却经常觉得心慌。和林女士不同的是,她及时做了全面检查发现早期心律失常,现在通过规范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情况明显好转。
这让我想起一句古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高血压治疗绝不能只盯着血压值。我建议高血压患者除了规律服药,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做好定期体检,特别是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密切关注心脏功能变化。
重视自身症状,不要把心慌、胸闷等不适当作小事。看似普通的症状可能是重要警讯。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再忙也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清淡饮食,控制盐分摄入。过量的钠离子会加重心脏负担。
坚持适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建议选择游泳、太极等温和运动方式。
前几天林女士的女儿来医院取母亲的遗物。这个20出头的姑娘哽咽着说:"妈妈生前总说没时间检查,现在想想,哪有什么事比命更重要?"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林女士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许多人对健康的漠视。
治病就像救火早期发现可能只需一盆水,等火势蔓延就需要全城出动。高血压患者千万不要存在"吃药就够了"的想法。全面体检、规律复查同样重要。
记得一位老专家说过:"治病要抓主要矛盾,更要注意次要矛盾。血压控制只是第一步,预防并发症才是关键。"
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能引以为戒。不要等到追悔莫及时才明白: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关注与呵护。与其在疾病面前后悔,不如未雨绸缪。
生命诚可贵,愿每一位高血压患者都能珍惜自己的健康,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疾病。毕竟对健康的重视,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来源:Dr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