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上,我五点准时起床,推出家里那辆除了铃不响,其它都响的自行车来修理,头天晚上回来,它又出了毛病,我要先把它修好,一会,我还要骑着去砖厂干活,砖厂离家8里地,这自行车虽然破旧,但却是我最得力搭档。
文:王姐 素材:陈志刚
(声明:作者用第一人称写故事,故事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早上,我五点准时起床,推出家里那辆除了铃不响,其它都响的自行车来修理,头天晚上回来,它又出了毛病,我要先把它修好,一会,我还要骑着去砖厂干活,砖厂离家8里地,这自行车虽然破旧,但却是我最得力搭档。
“刚儿,你今天不能去砖厂干活,今天要去相亲,你记住哩吧?”娘问我。
“娘,我不想去,相也是白相,耽误我干一天活。”
“不行,说啥你都得去,你三姨捎信说了,这姑娘靠谱。”
“娘,这么远,我真不想跑这一趟,来回六七十里地呢?”
“唉,要不是你爹走的早,我身体又不好,以你的条件,咋会不好找媳妇呢?都是家里拖累了你。”说着娘抹起了眼泪。
是呀,我一米八的个子,长得也仪表堂堂,但24岁了我至今仍然没有对象,娘整天愁的唉声叹气。
我说,娘,你别难过了,我去就是了。
听我答应去相亲,娘开心的去厨房做起了早饭。
她一边做饭,还一边不停的叮嘱我,刚儿,这次见面好好跟人家处,咱家的情况你三姨都跟女方说了,人家不嫌弃,只要相中你,这次准能成,你记住了,不要什么都往外说,你年龄不小了,要是再不成,你的婚事真的就要耽误了。
“娘,你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我一边安慰母亲,一边应着。
农村结婚早,村里跟我同龄的人,孩子都满地跑了,而我前前后后相亲七八次,却没有一次成功,附近的村子都知道我家的情况,更知道我的犟脾气,没人再跟我说媒,这次是母亲托嫁到外乡的三姨帮忙,介绍的对象是三姨村的姑娘。
修好自行车,我又去喂了牛,最后,在母亲的一再催促下,我才开始吃早饭,吃过早饭,娘让我换身衣服再走,换来换去,她总不满意,一直后悔,没有提前给我买一身新衣。
终于,我出门了,七月的天气,虽然刚七点,太阳却已经发出刺眼的光芒。
往日里,去砖厂干活,我满身的力气,骑车飞快,总怕耽误了挣钱的时间,但今天,我却没有一丝的力气。
一路上走走停停,脑海里回想起很多的往事。
我家里兄妹三人,我是家里的老大,我下面有一个妹妹,比我小五岁,还有一个弟弟比我小七岁。
我的父亲会木匠活,手艺很好,以前,我家除了地里的收入,父亲还经常出去做活,也挣不少的挣钱,我的母亲勤俭持家,把家里里里外外打理的井井有条,在附近几个村子都是出了名的好媳妇,我们兄妹三人,出门都是穿的干净整齐。
外头有个抓钱手,屋里有个聚钱斗,父亲挣钱,母亲会精打细算,我们家的日子过得一帆风顺,比村里的其他人家都要好一些。
80年代初期,我家就在村里盖起了四间青砖大瓦房,还拉起了院墙,装上了大门,屋里的家具更是父亲一手打造的,父亲整天说,家里两个儿子,一天天长大了,房子早点盖好,名头在外面,将来好娶媳妇。
然而,就在房子盖好的第二年春天,父亲就一病不起,母亲开始带着父亲经常出入医院,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东拼西凑的借钱,但半年后,父亲终究还是撒手人寰。
父亲去世那年,我刚刚16岁,妹妹11岁,而最小的弟弟只有9岁。
父亲去世后,家里欠了不少的外债,没了父亲,母亲一个人养三个孩子,生活谈何容易。
当时我在镇上读初中,每周去上学,都要带生活费,家里没钱,母亲就要去姥姥家借钱,每次碰到舅妈,她都会阴阳怪气对着母亲说:“小妹,不是我说你,没钱让孩子读啥书,有多大能力干多大事情。”
舅妈的话也能理解,父亲治病欠的账还没还上,找谁借钱会好借?
但我还是很生气,父亲在的时候,帮了舅舅家很多,当初他们家盖房子,家里的家具都是父亲做的,而如今父亲走了,还真是人走茶凉。
一次次经历舅妈的叨唠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那周,我到学校直接背着行李回了家,我想,不蒸馒头也要为母亲争口气。
母亲骂着让我回学校,我说,娘,我们三个都上学,你供得起吗?家里的活咋办?再说,我学习一般,成不了气候,舅妈说的话虽然难听,也没错,以后,让弟弟妹妹好好读书,我和娘一起撑起这个家。
母亲抱着我哭了,纵使她想让我继续读书,但现实就是迟早她都供不起三个学生。
那时候还没有流行出去打工挣钱,辍学后,在家里待着也不是办法,家里欠的债,仅仅靠着地里收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清,我整天满脑子都是想着挣钱。
但我没有手艺,也没有本金,得知村里的李叔领着几个大人在外村的一个砖厂干活,我求他也带我一起去。
李叔说,砖厂的活可不轻,你还是个孩子,之前没有干过,你干不了。
我说,只要挣钱,我啥都能干。
在我的一再哀求下,李叔才答应介绍我进去。
砖厂的活真的很重,很累,时间又长,早晨六点就开始干,晚上天黑看不见了才收工,第一天,我拉住板车,一车一车地转运砖坯,每挪一步,都是那么艰难,仿佛有千斤重量压在我的身上,虽然已经是深秋,但只那么来回一趟,汗水就湿透了我的衣服,顺着腿不听流淌着。
一天下来,累的我两腿发酸不想走路,双手和肩膀上都起了血泡,那天回家,母亲看了很是心疼。
“刚儿,明天咱别去了吧?”
“没事啊,娘,干上几天磨出老茧就好了,也不觉得累了,放心吧,我一定好好挣钱,早点还清家里的债。”
母亲摸了摸我的手,又摸了摸我的肩膀说,“我的刚儿长大了。”说完,她转身偷偷抹去满眼的泪水!
我们用了四年的时间,还清了家里所有的欠债,四年,我也从当初的稚嫩少年成长成顶天立地的汉子,能为母亲和弟弟妹妹撑起了一片天。
我20岁,到了该找对象的年龄,家里的欠的账还清了,房子是现成的,母亲开始托人给我说媒,我开始相亲。
第一次见的是临村的一个姑娘, 邻居三婶的娘家侄女,见面之后,我们彼此都很满意,交往了一年,开始谈婚论嫁,
有一天,她突然跟我说,志刚,我们结婚后,我想要过我们自己的日子,你弟弟妹妹上学那么花钱,我们得分家。
我一听,这肯定不行呀,分家后娘一个人怎么供弟弟妹妹上学,我跟她说,我会一辈子对她好,也一定好好干,让她过上好日子,但我必须供弟弟妹妹上学,所以不能分家。
她就要挟我说,你要是不同意分家,我就不跟你结婚。
不结就不借,我一怒之下跟她分了手,最后白白浪费了一年的礼品钱。
之后,母亲又陆续托人帮我介绍了几个,后来我学聪明了,无论跟谁相亲,我就先告诉她,我爹不在了,娘一个人不容易,结婚后不能分家,还必须供弟弟妹妹上学。
就这样,吓走了一个又一个的相亲对象,我的婚事也耽误了下来。
去三姨家要路过他们乡的集镇,按照母亲的交待,我给三姨买了两样礼物,晃晃悠悠到三姨家,差不多已经十点钟了。
三姨一见到我,就把我拉进了屋,对着我又是一番交待。
三姨说,志刚,你年龄不小了,可不能再耽误了,这次我是千挑万选给你挑的姑娘,人家嫌亲戚远,开始还不愿意呢,我跟人家说了不少好话,才同意见面的,你娘可说了,弟弟妹妹年龄大了,你们结婚后分开过也没有问题,你可不能再说浑话。
我点头答应着,但我心里有自己的盘算,妹妹上高三,弟弟上初三,知道我和娘挣钱辛苦,他们都学习努力,两个人的成绩在学校里都排名靠前,我特别欣慰,我自己没上学已经是遗憾,我不能再误了弟弟妹妹的前程,所以,供弟弟妹妹考上大学,是我必须要做的事情。
三姨去姑娘家叫人了,等了半个多小时,三姨领着一个扎长辫子的姑娘回来了,进门三姨说,志刚,这是小凤,你们两个在屋里好好聊聊。
还没到我开口,她就说,本来我嫌离的远,不同意跟你见面的,但你三姨把你夸成一朵花,我看你咋这么黑呢?
我说,我在砖厂干活,天天太阳底下晒的。
她问,你一直在砖厂干活,手里存了多少钱?
我说,没存钱,家里弟弟妹妹上学,挣的钱都供他们读书了。
“那要是结婚以后,可不能这样做。”
我说,爹不在了,我是家里的长子,肯定要供弟弟妹妹读书,结婚后也一样。
她脸一沉说,合着你们逗我玩呢?说完气哄哄的走了,三姨站在院子里喊,小凤,小凤,这么快就走了,不多玩一会了,她腔都没搭理。
三姨来到屋里,问我咋回事?
我说,这个不行,早说早散。
三姨气不打一处来的开始骂我,你娘求爷爷告奶奶的让给你介绍对象,你可好,三言两语就搞黄了,以后看谁还管你?
三姨骂完,我没吃中午饭就从三姨家出来了,这时已经正午了,晴空万里,太阳火辣辣的,树枝上的知了不知疲倦的叫着,让人感到烦躁,没有一丝的风,大地热的像一个大蒸笼。
我的心情也异常烦躁,一路上都在想到家如何跟母亲交待,我最害怕看见母亲担心的表情,更害怕她的内疚和不安。
中午的路上几乎没有行人,我车子骑的飞快,想早点逃离他乡,穿过集镇,就到我们乡了,离家里还有10多里地,又想起母亲,我心里更焦虑了,腿开始像是灌了铅一样,车子也骑不动了。
刚好,前面是一个大上坡,天也太热了,我就想停下来歇一歇再往上走,就在这时,我突然看见前面坡上有一个老人拉着半车西瓜,艰难的往上爬。
他累的满头大汗,脚步似乎要迈不动,车子要往下滑一样。
我这个人心地善良,最看不得别人遇到难处,尤其是老人,于是,我把自行车撂倒在路边,顾不上天热,赶快冲上去帮他推车。
老人感到后面有人帮忙,扭头说,小伙子,谢谢你呀。
我说,爷爷,没事,我帮你推上去。
此时,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一口气帮老人把车子推上坡,到平地以后,老人一下子坐在了地上说,小伙子,要不是你,我就滑下去了。
说着老人摔开一个西瓜让我吃,表示他的感谢。
我确实也又饿又渴,接过老人递过来的西瓜,大口吃了起来。
边吃边问,爷爷,你这么大年龄,大热天的,你咋一个人出来卖西瓜呀?
老人说,没办法呀,家里人少,地里瓜都熟了,再不卖就熟过了,可没想到老了就是不中用了呀,半车西瓜就拉不动了。
我说,爷爷,你在这等我,我下去推我的自行车,一会我帮你拉西瓜车。
我把自行车推上来,我们又休息了一会,我跟老人说,爷爷,我把自行车放在西瓜车上,你还想去哪村卖,我帮你?
老人说, 小伙子,你说的可是真的?
我说,那是当然,就剩半车瓜,我们找个村子,说不定一会就卖完了。就这样,我帮老人拉着车,老人跟在我身后,我们往附近的村走去。
老人在后面跟我唠嗑,他问,小伙子,你这是去赶集了?
我不好意思的说:“不是,三姨给我介绍了个对象,辛店乡的,我去他们乡相亲去了,可是人家没相中我,三姨嫌我不会说话,生气,我也没好意思留下来吃饭,只要灰溜溜的跑回来了。”
老人说,多好的小伙子,咋会没相中呢?
我说,家里负担重,爹不在了,娘身体不好,弟弟妹妹都在读书,家里全依仗我,女孩一见面就说结婚后分家,我要是那样做,还是人吗?就是一辈子不结婚,也不能不要娘和弟妹呀。
老人说,说的对,是个好孩子。
接着他又问了我姓名、年龄和住在哪个村,我们聊的很投机。
我们去附近的村子卖完西瓜,我又把老人送到家,跑了一下午,我累的满头大汗,老人要留我吃晚饭,我拒绝了,我还要赶回家,娘的那关还得过呢?
临走的时候,老人笑着对我说,明天我去你们村卖西瓜,你能不能帮我,中午再管我顿饭咋样呀?
我拍着胸脯说,放心吧,你要去,我肯定管。
老人哈哈笑着说,咱说好了,明天我可一定去。
我到家的时候,母亲正坐在院子门口焦急的等我回来,看见我骑着车子过来,赶紧迎上来问:“刚子,今天咋样,回来这么晚,成了没有?”
我说,娘,你姑娘一看就不是善茬,娶回家竟是生气呢。
母亲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话,但从她的表情我能感受到她的失望。
我安慰她说,娘,你放心吧,你儿子一表人才,一定能找到媳妇的。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母亲看我没去上工,就问我,今天咋不去干活了?平时一天都不愿意耽误。
我说,昨天半路碰到个老人,今天说来咱村卖西瓜,让我帮帮他,既然说好了,我肯定得守信用。
母亲说,人家不过说玩笑话,就是一说。
我说,不管咋说,既然答应等他,就得等,耽误一天工也不能不守信用。刚好,地里庄稼也要除草,我就在家干一天农活。
说着我扛着锄头去地里干活了。
上午十点多钟的时候,邻居三婶着急忙慌的来地里来喊我,刚子,你快点回家看看,村里有个卖西瓜的老头找你呢?
我一惊,这老人说来卖西瓜还真来了。
我扛着锄头就往家跑,母亲后面跟着,刚到村口,看见老人领着一个姑娘在我们村头卖西瓜,我说,爷爷,你还真来了?
老人说,说话要算话,我说来一定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孙女翠红,能干的很哩。
女孩对我宛然一笑,特别迷人,我心里激动的怦怦跳,不知道该说啥好。
她说,昨天谢谢你帮了我爷爷。
我说,顺手的事情,不当紧。
我帮助他们在村里把西瓜卖完,中午领着他们到我家吃午饭。我娘看领一个姑娘一起回来,笑得嘴都合不拢,翠红得体大方,跟母亲相谈甚欢。
他们临走的时候,翠红突然跟我说,你要是不忙,明天去我家帮一天忙吧?地里西瓜大熟了。
我说,我明天还要去砖厂干活呢。
娘“啪”的在我背上打了一巴掌,说我是个憨子,然后转头笑盈盈的对着翠红说,翠红,他不忙,明天一早准去。
翠红笑着走出了我家院子,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爷爷跟我说,翠红从小没了爹娘,我一个人把她拉扯大,这孩子孝顺,一直不肯找对象,怕我受了委屈,你小子重情重义,是个不错的小伙子,你不是要相亲吗,我的孙女看上你了,你要是不嫌弃我这个累赘,明天就来家里帮忙吧。
我这才迷瞪过来,赶忙说,不嫌弃,不嫌弃,我明天一早就过去。
爷爷说,小子,以后你有福了。
我挠挠头说,就这样相亲成功了?爷爷和娘一起笑了起来。
后来,我和翠红结婚了,结婚后,我们把爷爷接回家一起生活,把家里的地都种上了西瓜,爷爷是个老瓜农,种的西瓜又大又甜,每年夏天,爷爷和母亲在家守住西瓜地,我和翠红出去卖瓜,种西瓜可比我去砖厂干活挣钱,我们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翠红是个好妻子,能干,孝顺,对母亲好,对弟弟妹妹好,我特别的感激她。当然,我对爷爷也跟自己的亲爷爷一样孝顺,我们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甜甜蜜蜜。
后来,弟弟妹妹都考上了名牌大学,翠红和我一起供他们读完了大学,从来没有过一句 抱怨,甚至比我对他们都亲。
当然,弟弟妹妹也是懂得感恩的人,上班后,每到逢年过节都回家团聚,给翠红和我买各种各样的礼物,衣服,鞋子更是多的穿都穿不完,我们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前几年,我儿子女儿上大学的时候,我们没出一分钱,是妹妹弟弟出钱供他们读完了大学。
曾经我问翠红,我家负担那么重,你为啥能相中我?
翠红说,当初你帮了爷爷,说明你是个善良的人,了解你家里的情况后,知道你孝顺,有责任心,来村里卖西瓜,虽然只是跟爷爷口头约定,但却守信,爷爷说,你重孝道,讲仁义,守信用,是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我心里美滋滋的。
如今,我和翠云携手走过了30多个春秋,儿女孝顺,弟弟妹妹恭敬,我们夫妻恩爱,举案齐眉,过着幸福的生活,翠红常常跟我说,嫁给我享福了,其实,是我娶到她三生有幸,我常常想,当初随手做的一件好事,帮爷爷推了车,没想到竟然成就了我美好的一生,让我娶到温柔贤惠的妻子,遇到了改变我家命运的爷爷。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相信好人一定会有好报。
来源:王姐日记112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