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完美感觉》这片子,看完像被人捂住了眼睛又堵住了耳朵,全世界只剩下心跳声在嗡嗡响。有人说它脑洞开太大,人类突然一个个失去感官,简直是科幻版的 “世界末日”;可也有人盯着屏幕掉眼泪 —— 当尝不出咖啡的苦、闻不到爱人的香水味,我们靠什么确认彼此还在身边?
家人们,《完美感觉》这片子,看完像被人捂住了眼睛又堵住了耳朵,全世界只剩下心跳声在嗡嗡响。有人说它脑洞开太大,人类突然一个个失去感官,简直是科幻版的 “世界末日”;可也有人盯着屏幕掉眼泪 —— 当尝不出咖啡的苦、闻不到爱人的香水味,我们靠什么确认彼此还在身边?
故事开始得像杯加冰的威士忌,清冽又带点上头。苏珊是个冷艳的 epidemiologist(流行病学家),戴着乳胶手套解剖样本时,眼神比手术刀还锋利;迈克尔是个玩世不恭的厨师,在后厨颠勺时,会偷偷往客人盘子里多撒点黑胡椒。两人在餐厅后厨撞了个满怀,苏珊的白大褂沾了番茄酱,迈克尔的围裙蹭了消毒水,骂骂咧咧间,空气里飘着点说不清的暧昧 —— 这大概就是爱情最开始的样子,带着点狼狈的甜。
可世界突然开始 “失灵”。先是人们毫无征兆地大哭,哭得喘不上气,然后嗅觉就没了。迈克尔在后厨切洋葱,眼泪汪汪的,却闻不到一点辛辣味;苏珊在实验室里,对着培养皿里的病毒,突然发现自己连酒精的味道都闻不到了。城市里乱成一锅粥,超市的香水被抢空,花店老板抱着枯萎的玫瑰发呆 —— 原来我们早就习惯了用鼻子谈恋爱,他身上的烟草味,她发间的洗发水香,都是藏在空气里的情话。
苏珊和迈克尔的感情,却在混乱里疯长。失去嗅觉后,他们开始疯狂亲吻,用嘴唇的温度弥补鼻子的遗憾。迈克尔给苏珊做 “分子料理”,把草莓冻成粉末,让她靠舌头记住甜;苏珊带迈克尔去公园,让他摸树皮的纹路,说 “这是树在说话”。有次两人在街头遇到大哭的人群,迈克尔突然把苏珊按在墙上强吻,周围的哭声震天,他们却像活在隔音玻璃里 —— 灾难面前,拥抱比什么都管用。
接着,味觉也跟着下线了。迈克尔在后厨砸了锅铲,因为再顶级的牛排,吃起来都像嚼纸;苏珊泡的黑咖啡,喝起来跟白开水没两样。餐厅里的客人开始暴饮暴食,有人往嘴里塞生肉,有人灌酱油,像是要在失去味觉前,把这辈子的味道都吞进肚子里。苏珊看着迈克尔对着空盘子发呆,突然笑着说:“以后我们靠声音吃饭吧,你听我嚼薯片的动静,我听你喝汤的咕嘟声。”
更狠的是听觉消失前的 “狂怒期”。整座城市变成了愤怒的火山,人们在街上互相推搡,骂人的话像冰雹一样砸下来。苏珊对着迈克尔吼:“你从来没说过爱我!” 迈克尔吼回去:“你连我生日都记不住!” 两人吵得脸红脖子粗,最后却抱着对方哭 —— 原来愤怒不是想伤害,是怕来不及说在乎。当听觉彻底消失,他们只能靠手势和眼神交流,迈克尔在苏珊手心画 “我爱你”,她回赠一个用力的拥抱,比任何情话都响亮。
视觉消失前的 “贪婪期”,美得让人窒息。人们在街上互相凝视,把爱人的脸刻进脑子里。迈克尔带苏珊去山顶看日落,夕阳把天空染成橘子色,他们盯着对方的眼睛,看不够似的。苏珊的睫毛在夕阳下投下小扇子,迈克尔的胡茬泛着金光 —— 原来能看见的时候,我们总忙着看手机,看风景,却忘了好好看看身边的人。
最后,世界陷入一片黑暗。苏珊和迈克尔在餐厅后厨摸索着靠近,他的手碰到她的手,像电流穿过全身。虽然看不见彼此的脸,闻不到对方的气息,听不见一句 “别怕”,可指尖的温度不会说谎。迈克尔把苏珊的手按在自己胸口,让她感受心跳;苏珊用手指在他掌心写 “我在”,黑暗里,两个灵魂像两颗星星,在宇宙里找到了彼此的轨道。
有人说这片子太丧,把爱情拍得像倒计时的烟花,再绚烂也终会熄灭。可苏珊和迈克尔告诉我们,当感官一个个被剥夺,剩下的才是爱情最本真的样子 —— 不是他记得你不吃香菜,不是她能听出你脚步声里的疲惫,而是当全世界都变成静音模式,你依然能在人群中,靠心跳认出那个对的人。
就像网友说的:“平时总抱怨对象打游戏不陪自己,真到看不见他的时候,才发现能听见他敲键盘的声音,就是最大的幸福。”《完美感觉》最戳人的,不是世界末日的悲壮,而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柔:他为你学会用手语说 “早安”,她把你的指纹印在自己手机壳上,这些在平时看来矫情的事,到了失去一切时,都成了救命的浮木。
说到底,这片子哪是讲灾难?分明是在提醒我们:别等尝不出妈妈做的菜才想家,别等听不见爱人的唠叨才后悔,现在就去抱一抱身边的人,闻闻他身上的味道,看看他笑起来的皱纹 —— 毕竟,感官会消失,但被爱过的记忆,能在黑暗里亮一辈子。
来源:达利亚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