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忆散文| 独轮手推车的回忆

人人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2 14:47 3

摘要:博物馆占用了一个独院,外墙用青砖砌成,白灰嵌缝,木质棕色大门,两边门砧石上各刻着一个小狮子,门挡板用老榆木做成,从外观看去,显得古朴典雅,我随游客进入院内,映入眼帘的是院内盘有过去的石碾、石磨、水车、揼揼,老式犁子(弯弯铁)、双铧犁、播种用的木制单腿楼、双腿楼

文:田家荣

在马踏湖区域一个村的“博物馆”里,听说陈列着几十年前不用的“农具”,我深感好奇,特意抽出时间去参观,亲眼目睹了该村为农村发展历史保留的诸多实物。

博物馆占用了一个独院,外墙用青砖砌成,白灰嵌缝,木质棕色大门,两边门砧石上各刻着一个小狮子,门挡板用老榆木做成,从外观看去,显得古朴典雅,我随游客进入院内,映入眼帘的是院内盘有过去的石碾、石磨、水车、揼揼,老式犁子(弯弯铁)、双铧犁、播种用的木制单腿楼、双腿楼、铁质四腿楼、氨水楼,碾压小麦用的石碌碡,麦秋两季生产队场院用的杨木锨、簸萁、木杈、拥耙等,南侧敞棚内靠墙边陈列着一辆老式马车,并排着还有地排车,最后一个曾是农村常用过的“手推车”,且在手推车两侧还各㧼着一个用棉槐条编织的“篓子”。

手推车是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虽结构简单,但在制作历史上,显示了祖先们的勤劳智慧,听先辈们讲,最初在打造手推车时,因物资匮乏,用杂木制作,简易笨拙:直卯直榫的平面框架,底部中间镶嵌上一个木质脚轮。木脚轮因坚硬的原因,在推行中与路面接触虽有坎坷的跳动感,但在繁重的农业生产中,确代替了部分肩扛、肩挑、身背的劳作方式。

手推车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近代交通运输工具普及之前,是一种轻便的运载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推车在原始的制作基础上有了较大的革新,生产队年代,打造手推车时,注重了美观、耐用,根据它的实用价值,在用料上选用硬质杂木,并注重了关键部位木材的加厚、加重。手推车两侧的手把、手把外的木质弯弓车帮、保护车轱辘两侧的“护脚木”,是整个车身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选用老槐木或老榆木,其他部位便是属于硬杂木类的洋槐木、枣木、松木、香椿、莲籽木等。

建国后,我国的工业迅猛发展,面对农村庞大的市场要求,手推车的木轮换成了橡胶轮,由于需求量大,有了专业工厂批量成套生产,一套手推车胶轮有钢圈、辐条、内外胎组成。为适应农村发展,设计的成套胶轮,与生产队打造的“地排车”胶轮大小相等,湖区人俗称这种橡胶轮为“车脚子”。

手推车脚子中间是承载重量的主要部件,厂家在设计中,选用了优质钢制直径二十五毫米粗的中轴,周围用钢制铛碗、钢球、护盖组成一个完美的钢制“圆葫芦”,护盖内注满黄油,保证长期钢轴滑润、滚动流畅、减轻磨损。钢制圆形葫芦的四周,用钢辐条交叉支撑到钢圈,橡胶外胎紧紧扣在钢圈上,外胎内又装有一条优质的软胶内胎,富有膨胀弹性,设置着能充气的“嘴子”。手推车的脚子经更换后,橡胶胎与地面接触即有柔感又有稳重的感觉,在使用中,更加玲珑、轻便,平常的运输农活都离不开它的身影,日积月累的承载压力,使其受损严重,因而橡胶内外胎需经常更换。

手推车安装车脚子时,在两侧护脚木上,约间隔五公分左右各钻上直径十二毫米的两个孔眼,由当地铁匠在打造的直角铁板上,按护脚木上的间隙钻上相同的孔眼,用配套的螺丝柱子牢固拧紧,三角铁板朝下部分是固定车脚轮的位置,老铁匠早在直角铁板中间预留上一个缺口,用于橡胶轮中心轴两侧的安装点,用扳手将螺丝上紧,即牢固又便于车脚能卸下的维修和更换。

胶轮中心点突出车身部分,聪明、智慧的老木工在两侧护脚木上,做上高于胶轮的耐用支架,当地人俗称小车“扑愣子”,在无电、无机械的年代,手推车适应在沟渠、河边的羊肠小道、崎岖不平的土坡凹地上推行,担负起推运秸秆、柴草、小麦收割打捆后的运输任务,扑楞子两侧装上货物,往往高于扑楞子一大截,需用绳索扎紧,绳子一端系在车身,一端牢固的扎在扑楞子上。当需要推运土杂肥、地瓜、玉米棒槌等散装物资,或是生产队填沟、整平土地、挖露天井及政府分配的出伕挖河、筑堤、筑垻等工程,手推车上必须在扑楞子两侧牢固的㧼上篓子装运,由此可见,先辈们设计的小车扑楞子即起到保护车脚子、又起到装载货物利于扎紧扎实的作用。手推车把手前面,两侧便是小车“腿子”,腿子的高度与中心“车脚子”的高度一致,为的是手推车着地时平稳。手推车装载着繁重货物,在地面平衡全靠车脚子和两侧“车腿子”支撑,先辈们早就总结出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所以,车腿子照例是用硬杂粗木做成,除了通透的卯榫结构外,为了更加牢固,两侧腿子再用20号铁丝绞成四股,缚于车身和车把根部,确保车腿柱壮耐用。

历史的长河里,“手推车”在中国、尤其是在整个山东地区的发展史上,记载着它的功绩:革命战争年代,陈毅元帅曾评价,“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手推车推出来的。”在建国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它的功绩更是不可磨灭,手推车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六十年代,马踏湖隶属山东省惠民地区管辖,贫穷落后的农村,每年的“黄河南展”工程、“广利河”工程全由生产队派出整壮劳动力,用手推车推出,泥泞的河道工程,劳力们铺上木板,手推车的独轮在唯一的路板上穿梭,硬是将宽阔的各种河道土方工程,打造成省级样板化工程,每次工程完成后,整个手推车车身被挖泥用的铁锨碰撞的“遍体鳞伤”,装运泥土的篓子破烂不堪、手推车的脚子及辐条上,处处是泥巴,只有手推车的手把光滑湿润,那是出伕劳力们的手茧攥磨出的光滑,拧破的血泡和汗水渗透的车把变成了竭色。如今路过这些旧迹,那湛蓝的“广利河”水,碧波荡漾,两边河堤早已绿化的成为游人的绿荫;黄河的道道堤坝,国家已出巨资装扮的牢固壮观,那沸腾的“出伕”、根治海河的场面,一去不回返了。手推车虽小,在农村发展史上,它曾推出了万里长堤,推出了无际的水面,推出了希望,推出了五谷丰登,在农村手推车立下了汗马功劳。

手推车的陈列,现代人走马观花、不屑一顾,它躲在被人遗忘的角落,整个车身伤痕累累、斑迹重重,显示着它历尽千难万险、攻克危艰的历程。手推车已淡出人们的视线,无人问津。在农村很少见到它的身影。农业机械化早已实现,农村生产力早已得到了彻底的解放,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使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电动车走进农家,原代步的自行车在街上也难以寻觅,手推车已成为收藏珍品,被博物馆藏在了历史的深处。

【觉得有共鸣的话,点个爱心,让同频的人看到】

【投稿指南】亲爱的文友们,如果你怀揣着对乡土的眷恋、乡情的炽热、乡愁的感怀,创作了相关原创佳作,欢迎向本号投稿!我们专注于收录饱含乡土韵味、触动心灵的优质稿件。

邮箱:609618366@qq.com。温馨提示:随稿件附上您的作者简介,若能搭配契合主题的精美图片则更佳,这将使您的作品更具感染力。特别强调:稿件务必为原创首发,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等行为均不符合要求。稿费细则:自即日起,每篇稿件所获赞赏金额的 80% 将作为稿费回馈作者,以酬谢您的创作心血;剩余 20% 用于文学社平台的日常运营与维护,确保能持续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文学交流空间。需注意,若单篇赞赏金额在 10 元以下,暂不发放稿费,稿费结算于每月月底统一进行。

为了让您能第一时间了解更多精彩内容、与同好交流切磋,,中文名 “乡土文学公众号”。即刻拿起手机,搜索关注,开启这场文学之旅吧!本文部分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来源:亿聪起名乡土文学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