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男子泄愤撞死一家三口”案,肇事者父亲:是意外,人都没

人人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1 18:34 2

摘要:“129公里”这串数字,我盯着看了整整一晚,脑子里全是婴儿推车被掀翻的画面。

“129公里”这串数字,我盯着看了整整一晚,脑子里全是婴儿推车被掀翻的画面。

2024年10月2号,景德镇昌江大道,限速40,廖某某一脚电门踩到129,三口之家瞬间没了。

十个月后,案子到了最高法复核,他家人甩出200万想换命,孩子奶奶胡女士只回一句:不要钱,要他死。

我翻了下交警后台记录,那辆白色小车在出事前三个月已经超速五次,其中三次就是廖某某自己开的。

最离谱的一次,限速50他干到108,罚单打印出来还热乎,他就又上路。

有人把这当“年轻气盛”,可我知道,这纯粹是把公共马路当自家游戏厅,命在他眼里只是积分。

开庭那天我混在旁听席,廖某某他爸突然来一句“纯属意外”,声音不大,整个法庭瞬间炸锅。

法警连续喊了三次“安静”才压住。

受害者家属那边,胡女士没哭,她直接把手机举高,屏幕上是现场照片,血渍顺着斑马线淌了七米远。

她盯着被告席,眼神像钉子,没人敢跟她对视。

我旁边坐了个刚拿驾照的小姑娘,她小声问:赔200万,不少了,干嘛不拿?

我给她看另一组数字:

中国政法大学刚出的报告,五年里路怒飙车致死的案子,67%只判了十年以上,真正吃枪子的极少。

换句话说,如果这次再轻了,下回超速130、140的,照样敢继续赌。

廖家现在把“道歉”补上了,声明写得很标准,可时间点卡得太巧——正好在复核法官阅卷的档口。

胡女士通过律师放话:一分不要,调解书直接拒签。

这态度其实把法院也逼到墙角:要么依法极刑,要么就再次验证“有钱就能买命”的潜规则。

有人担心,真判死刑,年轻人以后没回头路。

可回头路是给那些偶尔踩错油门的人,不是给把超速当日常、把罚单当会员积分的玩家。

三个月五次超速,这就是明明白白的“我知道会撞,但我赌不会死”。

江西省交警总队6月起搞“情绪驾驶”专项整治,查得再严,也只是一阵风。

真正的冷风,得从法院窗口吹出来:让下一个想飙129的知道,方向盘后头可能是刑场,不是游乐场。

案子还在复核,胡女士每晚十点准时去事发路口摆三盏小灯,两盏大人高,一盏只有巴掌大。

她说怕孩子黑。

灯一直亮到后半夜,灭不灭,就看最高法那支笔。

法律能不能挡住129公里的油门,答案快公布了。

如果这次再软,下次血泊里可能就是你我。

来源:小泽解案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