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美国财长贝森特在CNBC论坛的访谈上突然情绪失控时,很难说他这份听上去像是在哽咽的伤心难过、愤怒委屈,到底是来自于面对稀土管制时的无能为力,还是来自于把TACO跳成双人舞后,狠狠背刺了自己的特朗普和万斯。
特朗普反复横跳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他为什么面对稀土管制,要隔一天才“发飙”?
为什么才“发飙”一天就把万斯放出来缓和气氛?
白宫停摆至今(21日成稿)、美军发不出工资,他不管么?
一边是万斯发的他登基为王然后佩洛西等人下跪的AI视频,一边是几百万人走上街头发起的“不要国王”游行,他也不管么?
这一切的背后难道真的是特朗普昏庸无能要搞封建独裁么?
恐怕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今天我们就从另一个更现实的维度,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这其中的逻辑吧。
当美国财长贝森特在CNBC论坛的访谈上突然情绪失控时,很难说他这份听上去像是在哽咽的伤心难过、愤怒委屈,到底是来自于面对稀土管制时的无能为力,还是来自于把TACO跳成双人舞后,狠狠背刺了自己的特朗普和万斯。
但不论如何,这位“优雅银狐”涨红的老脸和颤抖的声线,跟此后特朗普在福克斯新闻的采访中,说美国对中国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it’s not sustainable), 说“我们和中国的关系会正常的”(we are going to be fine with China)这些话时,那老神在在的样子交相辉映,用极其强烈的对比,组成了一幅完美体现当下美国社会全面错位的旷世名画。
如果一定要说在这样全面错位的社会中,谁成功了,谁得到了好处,那么聪明的特朗普先生一定是各中翘楚。
没错,特朗普是一个聪明的“交易者”,所以他能在短短的几年执政里让自己的身家翻倍。
但也正因为他很聪明,所以他不得不同时去做一个“短视”的交易者。
他视线的极限,是2029年。
因为在这一年他将卸任美国总统。
而在此之前,即便他是美国总统,他能做的事情其实非常有限。或者应该这样说,正因为他是美国的总统,因此在美国这个体系内,他能做的事情才非常有限。
当然,这一点跟他要趁着自己在位时疯狂地“捞世界(搞钱)”并不冲突,两者是并行不悖的。
这样说是不是不好理解?没关系,我们来讲个美国产业回归的故事,大家就很容易理解特朗普当下的状态了。
现在,让我们把时间稍微往前拨一拨,回到2017年,这个故事的开端吧。
2017年的4月29日,刚刚宣誓就职美国总统三个月的特朗普来到了宾夕法尼亚,这个关键摇摆州。
他坐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办公区里,面对媒体的长枪短炮和在场的所有人,他高调宣称,美国制造业将因为他而得到回归。他呼吁所有人都要相信“美国制造”,因为它将以比人们想象的更强大、更好、更快的速度回归美国。
当时那个办公区,设立在一家叫做Ames的工厂的车间里。
这一家工厂,自1774年就开始生产手推车,比美国建国的时间还早两年。
而它生产的手推车,在美国独立战争的硝烟中穿行、让工匠们推着工具去雕刻了拉什莫尔山的总统雕像、参与了科罗拉多河胡佛水坝的建设。它伴随着美国的发展,一同走过了两百多年的历史,与美国深深地绑定在了一起,可以说是美国制造的基础与象征之一。
特朗普选在这个地方去宣布要推动美国制造业的回归,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但,我们要知道,这里是美国,是一个由资本主导、由市场主宰、需要高呼自由和高呼“太伟大了哈耶克”的国度。
那么特朗普作为一国之大总统来到这个工厂,并基于它两百多年的历史来发布振奋人心的宣言,会对这个工厂有什么影响么?
有的,同志,有的,这家工厂被关停了。
2023年时,这家历史比美国这个国家还悠久的工厂,由于其大股东要施行“全球采购”战略,意图通过离岸外包降本增效,所以将它关停了。
那时候还没有当下那么激烈的关税战,当时是拜登执政,他延续了特朗普此前的关税政策,让中美关税保持在最高25-35%左右,整体来说,商品流通还算顺畅。
加上当时该品牌的手推车占据了美国85%的市场份额,因此保留自己在本土的品牌,然后找一家海外的工厂来为自己生产同样的手推车,完了进口到美国来,把自己的牌子贴上去,才是成本最低、利润最大的做法。
这里可能就有同志有疑问了,啥玩意儿?手推车?这东西搁国内狗都不用,怎么美国还有人买?
这就得稍微介绍一下北美的情况,大家可能才好理解。
作为一个不管是电灯坏了还是马桶堵了,都是自己动手修最具性价比的地区,请人为自己干活是一个价格高昂的奢侈事儿。
而地广人稀的北美,基本户型都是大家羡慕的小别墅,前有草坪后有小院的那种。
但这些前院后院能放着不管么?答案是不能。每个人都需要自己打理自己的院子,别管是夏天剪草、秋天落叶还是冬天扫雪,总之你要是不弄,那就等着吃罚单。
罚单的价格够你请好几次人了,比如佛罗里达就开出过13万美元的天价罚单。
而请人的价格,够买好几个手推车和各种工具了。
于是手推车就成了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刚需。前文提到的Ames手推车能占据85%的美国市场,也算是一个挺大的产业了。
有这个规模,才能支撑该厂的大股东去搞全球采购嘛。
因此,当25年特朗普重返白宫时,等待他的是已经关闭了的美国百年制造业老厂,和在亚马逊上售卖的、已经贴上了“中国制造”标签的全新Ames手推车。
所以你看,哪怕是美国大总统亲临现场指导工作的工厂,人大股东想关就关,特朗普根本影响不了。而美国的制造业,哪一家没有大股东呢?于是美国的制造业回归不回归,是美国政府能控制的么?不,是由这些企业主说了算。
而资本家的逐利并不因任何意识形态阵营、任何社会制度而有所改变,上述的Ames手推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管你多少百年的历史呢,只要妨碍资本增殖了,该关就关、该停就停。
我们要知道,制造业回流美国,已经是美国两党除了与中国博弈之外,为数不多的共识了。
也就意味着,不管是特朗普上台还是拜登上台,美国都在努力让制造业回流的。
可最终成绩如何呢?
2024年,美国通过回流及外国直接投资(FDI)新增了24.4万个制造业岗位,制造业建筑资本支出达2330亿美元,同比增长20%,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电子和电气设备领域。到25年上半年,产业回流将预计新增岗位17.4万个,半导体、清洁能源占新增岗位的90%,得克萨斯、南卡罗来纳、密西西比是重点回流州,占新增岗位的60%,经过特朗普对盟友的大棒政策后,台积电、First Solar等企业在美扩建。
看上去非常热闹,好像很有点成绩的样子吧?
然而,半导体、电池等领域,美国本土产能未达预期,三星、LG等企业推迟投产计划,设备投资延期,40%大型项目,特别是半导体、电池工厂等,进度滞后。制造业岗位空缺33万个,尤其以熟练技工的短缺为主,纺织、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回流有限,依旧非常依赖进口。墨西哥承接了部分汽车制造的转移,但因基础设施薄弱而无法有效承接其它产业,导致美国从亚洲进口制成品在25年上半年增至9680亿美元,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占到了65%之多。
好,这些数据可能不好理解,我们来讲点大白话。
其实就是美国的衣食住行这些方面的产业回流非常有限,美国人民生活中需要的产品更多还是依赖进口。而回流效果比较好的,比如电子产品相关的、芯片相关的领域,一方面缺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一方面是承诺投产的企业要么项目建设延期,要么设备投入延期,导致美国在高科技领域虽然技术占优,在产品上却还是非常依赖进口。
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大家理解了前面我说的,制造业到底回流与否,其实跟美国哪个党派执政关系不大,而是单纯看持有这些产业的资本家到底是否觉得有利可图才决定是回流美国,还是继续买全球卖全球的,那么我们就非常容易理解衣食住行这些利润很低的领域为何回流状况很差了。
都不赚钱,别人为啥要回流?你特朗普着急是你特朗普的事情,美国制造业外流那是美国的事儿,关我跨国资本集团什么事儿呢?
那为什么芯片这类高科技的回流情况好呢?很简单,这是特朗普花了大力气,耍着流氓从所谓的盟友身上讹诈来的,世界霸主余威犹在,大家都卖个面子,自然就能成。
但讹诈成功了,制造业就能回流了么?前面数据也说了,别人心不甘情不愿的,自然动作就慢,所以整个中高科技的回流就有大量的延期出现了。
两相结合,美国制造业怎么回流?哪怕是美国两党已经达成共识的、一起发力的领域,在大美利坚,依旧没戏。
既然如此,那么面对这个体系的特朗普,他能做些什么呢?很简单,既然由生产关系生发出来的社会结构在自身无法改变生产关系时不可能有所改变,特朗普也不可能有这个能力去改变,而大家都只盯着自己自身的和眼前的利益,一个个都是短视者,那他特朗普能不能也这样?
就跟一个面对克苏鲁的普通人终究要变成不可名状的一部分一样,打不过就加入嘛。
于是答案就很明显了。
过去一段时间特朗普的TACO,特别是配合金融市场各种交易手段的TACO,已经完全说明了这一点:特朗普基于自己的利益,做起了一个“短视”的交易者。
买卖嘛,赚钱嘛,不寒碜。
跨国资本不是买全球卖全球么?不是去什么开曼群岛、维尔京群岛开公司,然后把制造成本放在中国,用很低的价格卖给这个公司,完了这个公司加个技术服务费、专利费什么的,再高价卖给美国,不把利润留在美国么?那没关系,加个关税就好了,它们总得掏钱了吧?关税收入可以拿来当成绩了吧?
但关税确实太伤了,会伤到票仓的基本盘,可要什么紧呢?TACO就好了,延期谈判嘛。大家有怨气,把矛头指向外部就好了,一起出出气,完了生活再继续嘛。
至于华尔街和资本市场反应很大,这可太好了,反应不大还怎么赚钱?什么关税啦、稀土管制啦、谈判啦,统统都安排上,跌之前下空单,跌完了再买入然后TACO一下,一来一回赚两次,双赢!
至于美军发不起工资,没关系,有钱人那么多,让他们来发,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呢?讲得好像此前经由美国政府的手发出去的钱不是来自各个利益集团一样。
白宫停摆?没发现白宫上班不上班其实没太大区别么?
还有那个什么“不要国王”游行,游吧,民主党就是干这个的,七天之后民众就该忘记这个事情了,接下来依旧是特朗普赢学时刻,只要保持这个节奏,挺过中期选举,那么啥都好说。
你说怎么挺过中期选举?很简单,TACO啊。大家不满归不满,可现在美国政坛还有谁能敌得过特朗普的?仔细想一下,还真没有。
所以特朗普只要继续用TACO一手给自己捞好处,一手继续表演一个对外强硬的赢学大家,就已经是其面对中期选举的最佳策略了。
聊到这里,大家也该明白了吧,在美国这样的体系里,由于是资本主导的,而资本的短视同样会体现在其人格化的代表,也就是各个资本家身上,美国的政治本身也跟这些资本和资本家深度嵌合的,这时候,由资本的本质所导致的短视就会一层层传递到资本家和政客身上,以至于让美国的上层建筑从底层逻辑上就表现出“短视”的局限性来。
特朗普身处其中,自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又是和资本深度嵌合后的政治中的关键政客,那么他客观上,就不得不去做一个同样“短视”的交易者,因为他没有任何条件去支撑自己的长远目光和规划,一如8年前他专门挑选出来喊出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口号的那家工厂一般,哪怕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为了“逐利”,也会被其拥有者所抛弃。
这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那么,难道美国这个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家,于这些利益集团而言,就真的是什么不可放弃的东西么?
这个问题,就交由屏幕前的你来解答吧。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我们是域外编撰者,一群以笔撰商史的人,同志们,下期见。
来源:域外编撰者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