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回应郑智化“连滚带爬”:优化服务,在于以人为本

人人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25 20:49 4

摘要:首发:老白读书01/郑智化“连滚带爬”事件过去了一个月了。老读者们都知道,我是不赞同大家将舆论焦点聚焦在郑的言辞的对与错上,倡导将议题重新聚焦到机场的持续改进上的。

作者: 李 老 白

首发:老白读书01/ 郑智化“连滚带爬”事件过去了一个月了。老读者们都知道,我是不赞同大家将舆论焦点聚焦在郑的言辞的对与错上,倡导将议题重新聚焦到机场的持续改进上的。原因很简单:一个明星的言辞是对是错,其发言是否谨慎,属于娱乐八卦范畴,讨论的再清楚也无益于社会的进步。这个事件里,真正有价值的议题始终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社会如何在“善待残障人士”这件事上更进一步。可惜正如我常说的,互联网上从来都不在乎价值,他们只在乎屁股与情绪。我没办法说服所有人。有的人最在乎的是他的“屁股”,所以他会说“在这敏感时刻,身为湾湾的郑这样发言,是否是别有用心?”然后不断寻找佐证,以证明自己的观点。还有的人最在乎的是他的情绪,所以他会说“不管怎么说,你郑没有‘连滚带爬’,那我就要教你怎样好好说话!”然后抓住这一个不当修辞往死里打。当然更多的是明白人,他们同意我的观点,或本身就是站这一观点的,他们给了我赞。谢谢你们。更多的明白人已经开始行动了。前段时间,中国民航局向航空公司、机场等相关单位下发了《关于加强残疾人航空运输保障能力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残疾人的航空出行服务品质。

给他们点赞!

《通知》未必是因郑智化事件而仓促制定的。

但郑智化事件的发酵,无疑加速了《通知》的发出,甚至可能影响了《通知》内的部分内容。

比如,民航局在《通知》就提出,要增配便于残疾人登机的设施设备,完善保障链条,强化人员培训。

这些都与郑智化在一个月前的那几次微博发言相关。

02/ 消除高度差我在郑智化被骂,说明文明之路任重道远一文里就说,“消除高度差”这件事完全是可以做到的。当时我还举了两个实现方法。第一个方法,是将升降机对接备用仓门。每架飞机都有个备用仓门,位于主登机口的对面,是工作人员给飞机送食品、上物料用的,相当于“货梯”。这个门很宽,轮椅必定可以通过;这个门可以做到“无缝衔接”,否则那么重的物料,机场人员必然不可能请物料下车自己登机,再帮忙搬腿。图/飞机上的备用仓门,位于主登机口的正对面第二个方法,是使用便携式坡道。这个办法看起来比较“傻”,但很实用,可惜很多“聪明人”不用。一块小小的板子,不用的时候折叠起来收好,用的时候铺在落差处,就足够让轮椅通行了。让我们看看民航局是怎么说的吧:要增配登离机辅助设备,提升适配性和安全性,如需使用升降平台车,残疾人登机梯等。应配备尺寸适宜的便携式斜坡导板,有效消除高度差,确保行动不便旅客能够安全、顺畅地登离飞机。

千万级机场还应提供方便轮椅旅客乘坐,如包含轮椅固定位、具备液压倾斜功能的电瓶车等辅助移动设备。

事实上,早在郑智化发布第一条微博后,深圳机场就回应说要“试点启用前期已研发测试的有一定坡度的登机连接装置”。也就是说,机场本身也从技术上回应了消除高度差的可行性。我们常说“第一性原理”,那么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可以做到消除高度差吗?当然是可以的,你可以想到几种、几十种方法。忽略“第一性原理”,只谈“你不知道每项规定背后都有其道理的吗”的人,就是懒政。03/避免二次伤害我的那几篇文章发出后,后台收到不少读者留言感慨说现在几乎都看不到残疾人上街了。是啊,我们有多久没看到残疾人上街了。偶尔看到一个,还是个假残疾人,扮成残疾人乞讨的那种。真残疾人到哪里去了呢?图/AI搜索“中国残疾人的比例”所给出的结果残疾人并不少,他们只是不愿意出门了。一方面,当然是出门不方便,甚至充满危险。比如盲道,国内城市的盲道很普及,但占用盲道的情况更普及,更更不谈设计师在设计盲道时所抽的筋了。又比如无障碍设施的缺失、设计不合理和年久失修。

岳红记在他的《我们什么时候不再“土豪”》一书中,记载了这么一件发生在他家人身上的小事。

有一次,他老婆独自带女儿上街购物。

当时女儿还小,需要坐婴儿车,购物回家时妈妈就让女儿就坐在车里,买来的东西也挂在车上。

等她们要过天桥时问题来了——

妈妈发现,如果抱着女儿,那物品和手推车就没法拿;如果不抱女儿,那就不能回家。

没办法,只有打电话爸爸,让他开着车来接了。

接到电话,爸爸就很奇怪:“你不是带着手推车吗,咋还回不来?”

当时他老婆是这么说的:“可再别提手推车了,都是它惹的祸!”

可是,真的是手推车惹的祸吗?

另一方面,是社会对残疾人的漠视与二次伤害。郑智化曾经在微博中提到部分机场的安检对残疾人不够友善,把正常安检当成是刁难。当时很多网友的反应是说他“矫情”。上个月那个被剪辑加速过的视频流出后,很多人也在说“工作人员都扶你,帮你搬腿了啊,你还要怎样?”有这个想法属于人之常情,我能理解。但有这个想法的人很多,恰恰说明我们当前的社会整体意识上对残疾人的尊重意识还不够强,就很容易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而且,他们还不能理解自己其实已经对残疾人造成了伤害,继续把对方的反应归结于“矫情”。我们不苛责普通人,但可以对公共服务单位严格要求。在《通知》中,民航局要求机场和航空公司要强化安检人员培训,增强尊重残障人士的意识,提高对助残设备的识别能力。避免给残障旅客造成二次伤害或心理不适。曾经有记者采访航空业内人士,他们的说法是:

“相比国外机场,中国民航在安检环节确实更加严格,而在严格(甚至加码)执行安检要求的情况下,相关人员的态度生硬,很可能会对部分旅客尤其是残疾旅客带来困扰。”

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机场做得不好。

就我自身的感受来说,我觉得机场的服务水平相比于绝大多数交通工具都要好。

但这并不代表没有改善空间和改善的必要。

这几年我们在不断提出要打造“工匠精神”。

何为工匠精神?

那就是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服务品质。

事实上,在经济增速放缓,产业陷入内卷的大环境下,不断追求服务品质才是真正的破局之道。

卷价格是没有前途的,只有卷品质才是具备良性竞争的未来。

那么对于服务业来说,什么是服务品质?

我想,它的内核只有一个,那就是——以人为本。

民航局在《意见》里说,出台这份征求意见稿的基本原则是“优化服务流程,为残疾人旅客提供全流程的便捷出行服务,改善出行体验”。

正是洞察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

全文完,欢迎在留言区写下您的看法,谢谢阅读!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老白读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