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BeBus三年收入翻倍,高端母婴赛道步入爆发期

人人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5 16:06 2

摘要:不同集团作为中国高端育儿品牌BeBeBus的母公司,短短六年时间内,该公司从新品牌成长为行业头部企业,印证了中国母婴消费市场从“人口红利”向“价值红利”转型的趋势。

今年,中国母婴消费市场正经历从“量”到“质”的深刻变革,即使出生率持续走低,高端育儿赛道却逆势扩容,成为资本市场的关注焦点。

近日,不同集团(BUTONG GROUP)正式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计划发行不超过1618.86万股普通股,中信证券与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不同集团作为中国高端育儿品牌BeBeBus的母公司,短短六年时间内,该公司从新品牌成长为行业头部企业,印证了中国母婴消费市场从“人口红利”向“价值红利”转型的趋势。

高端定位实现快速增长,三年收入翻倍

天眼查显示,不同集团于2019年创立BeBeBus品牌,切入高端育儿产品市场。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5.07亿元稳步增至12.49亿元,三年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6.9%。

盈利方面,不同集团于2023年成功扭亏为盈,2024年净利润达到5851.6万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6亿元,净利润4850.7万元,同比增长72.14%。

此外,2022年至2024年期间,经营利润分别为1479万、8820万、1.45亿;经营利润率分别为2.9%、10.3%、11.6%;期内利润分别为-2123万、2722万、5852万;期内利润率分别为-4.2%、3.2%、4.7%;毛利分别为2.42亿元、4.27亿元、6.2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47.7%、50.2%、50.4%。

毛利率方面,公司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47.7%、50.2%和50.4%。2025年上半年略微回落至49.4%,但仍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不同集团的高盈利能力主要得益于其中高端产品定位策略。招股书显示,包含至少一件核心产品的订单平均交易金额保持在2400元以上,客单价维持在行业领先水平。

不同集团自2019年创立BeBeBus品牌以来,一直专注于中高端育儿产品市场,精准踩中了消费升级的黄金赛道。

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按2024年GMV计算,BeBeBus在中国面向中高端消费者的耐用型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4.9%。

中国中高端育儿产品市场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数据显示,该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56亿元增至2024年的34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4%,而同期大众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仅为3.4%。

预计到2029年,这一市场将高达509亿元,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对此,BeBeBus专门面向追求独立、欣赏智能设计并关注实用功能性的新生代父母。其产品组合从最初的婴儿推车、儿童安全座椅、婴儿床、餐椅核心产品,逐步延展到亲子出行、亲子睡眠、亲子喂养及卫生护理四大关键场景。

场景化布局扩大市场份额,研发设计双驱动

不同集团的产品战略聚焦于四大场景化布局:亲子出行、亲子睡眠、亲子喂养和卫生护理。这种从单一产品到场景化生态的扩展,极大简化了目标客群的决策流程,提升了单客价值。

核心产品方面,婴儿推车、安全座椅及智能睡床贡献超80%收入。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婴儿推车及配件平均售价为1444元,儿童安全座椅为2183元,睡眠场景婴儿床高达3253元。

而且,不同集团还注重产品设计与创新,将跨界技术与极简美学理念融入产品。例如,其婴儿床采用ABS材质和航空级铝合金框架,无油漆、无甲醛;安全座椅使用跑车级Cobra记忆棉,一体成型座舱,高能抗震缓冲。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不同集团已拥有200项注册专利、17项国际注册专利、603项国内注册商标和104项国际注册商标,构建了坚实的技术与知识产权壁垒。

渠道布局方面,不同集团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策略。线上渠道覆盖天猫、京东商城、抖音、唯品会、拼多多及快手等平台,线下渠道主要包括分销商、KA客户和体验店。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所有在线渠道拥有约350万名会员,会员计划是与用户建立长期关系的关键策略。客户保留率也从2022年的20.1%增至2024年的40.9%、2025年的40.2%。

营销策略上,不同集团通过小红书、抖音等新型营销方式捕获年轻父母需求。2023年3月至2024年9月期间,公司在这两大渠道上的品牌内容引发超过83万篇帖子和原创视频。

整体来看,中国母婴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许多细分领域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吸引了大量企业参与竞争。不同集团能够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主要依靠其差异化定位和品牌策略。

与传统品牌相比,不同集团精准锁定一、二线城市高知、高审美、高净值的新生代父母,即家庭消费的决策者与管理者——“家庭CFO”。

这些消费者追求品质、设计、科技与情感价值的统一,愿意为精准匹配生活场景的解决方案付费,为品牌的高端定位和溢价能力提供坚实支撑。

结语

随着2025年国家级育儿补贴制度的落地,中高端育儿市场预计将进一步扩大。不同集团凭借其差异化定位、全渠道布局和品牌影响力,有望在资本市场获得认可。

而不同集团通过聆讯,只是中国母婴消费品牌崛起的一个缩影。2025年以来,纽曼思、圣贝拉、HelloBaby、孕婴世界、英氏控股等母婴相关品牌陆续递表、通过聆讯或公开发行,行业正迎来资本市场的窗口期。

来源:港股研究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