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速上堵就算了,新能源车还得排队 3 小时充电,最后没电了只能下车推着走?这哪是开车,简直是渡劫!” 国庆长假期间,不少新能源车车主的 “崩溃经历” 被晒到网上,评论区瞬间被冷嘲热讽淹没。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同样是这个国庆,有人开着 11 万的比亚迪新能源车,
“高速上堵就算了,新能源车还得排队 3 小时充电,最后没电了只能下车推着走?这哪是开车,简直是渡劫!” 国庆长假期间,不少新能源车车主的 “崩溃经历” 被晒到网上,评论区瞬间被冷嘲热讽淹没。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同样是这个国庆,有人开着 11 万的比亚迪新能源车,靠智驾轻松跑完全程,还说 “油车像功能机,电车才是智能机”。一边是充电难的窘境,一边是智能驾驶的便捷,1400 万辆新能源车跑高速的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真相?新能源车真的像网上说的那么不堪吗?
每年国庆这种长假,新能源车似乎都逃不过被 “群嘲” 的命运。今年更是如此,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国庆高峰时段高速日均车流量能飙到 7000 万辆,其中 1400 万辆是新能源车,差不多每 5 辆车就有 1 辆是新能源。这么多新能源车挤上高速,充电问题自然成了 “重灾区”。
有车主吐槽,自己在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从下午等到晚上,3 个小时过去了还没轮到自己,车里的电量越来越少,为了省电不敢开空调,初秋的天气里,汗水把衣服都浸湿了,只能不停拿纸巾擦汗;还有更惨的,有车主没算好电量,离服务区还有几公里时车就没电了,没办法只能和同行的人一起下车推车,引得路过的油车车主纷纷拍照,场面又尴尬又狼狈。
这些 “翻车” 经历被发到网上后,评论区立马炸开了锅,嘲讽声一片。有人阴阳怪气地说:“这就是电车独有的快乐啊,油车可享受不到排队充电、推车走的待遇!” 还有人调侃:“你就说省不省油吧!虽然充不上电,但至少不用加油啊!” 更有极端的网友直接喊:“电车还敢吹‘遥遥领先’?我就爱看你们在高速上排队充电的样子,太解气了!” 一时间,“新能源车不行”“买电车就是交智商税” 的声音此起彼伏。
说实话,我自己之前也是个坚定的油车车主,虽然知道新能源车是未来趋势,但总觉得它短板太多,一直没敢下手。直到今年国庆,我朋友的一次出行经历,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我这位朋友开的是一辆 11 万多的比亚迪新能源车,不是那种几十万的高端车型,之前他跟我炫耀这车有自动泊车、哨兵模式,我还觉得 “也就那样”,没太当回事。可这次国庆他开车回家,全程 10 个小时的路程,智驾系统开了 8 个小时,他自己只手动开了 2 个小时,还说 “开着一点都不累,比油车轻松太多”。
听他这么说,我心里满是震惊,忍不住去体验了一下。坐进车里,智驾系统能精准识别路况,遇到堵车自动跟车,过弯道也能平稳转向,根本不用频繁踩油门刹车。朋友还演示了语音控制,说一句 “打开空调”“播放音乐”,车就能立马响应,比油车的手动操作方便太多。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油车就像十几年前的功能机,只能满足打电话、发短信这些基础需求;而新能源车更像现在的智能机,不仅能解决出行问题,还能提供各种智能服务,两者的差距根本不在一个维度。
其实仔细想想,网上吐槽的充电焦虑、保险费高,确实是新能源车目前的短板,但这些都是短期问题。先说充电,咱们国家现在已经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充电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全国充电桩数量已经超过 600 万个,而且 “兆瓦闪充” 技术也已经问世,之前有测试显示,这种技术 5 分钟就能给车充 407 公里的续航,相当于喝杯咖啡的时间,车就能 “满血复活”。等这种技术全面铺开,充电时间会大幅缩短,排队充电的问题自然会缓解。
再说说保险费,之前新能源车保险费高,是因为技术新、维修成本高,而且保险公司缺乏相关数据,只能提高保费降低风险。但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越来越大,维修技术越来越成熟,保险公司也有了更多数据支撑,保费已经开始逐步下降,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和油车保费持平。
而新能源车的优势,可远不止 “不用加油” 这么简单。它的核心优势在于 “智能”,很多智能功能不仅能解决驾驶痛点,还能大幅提升驾驶体验。比如智驾系统,能减轻长途驾驶的疲劳,让开车变成一件轻松的事;自动泊车功能,能解决很多人 “停车难” 的问题,就算是新手也能轻松停好车;还有车内的智能交互系统,大屏幕能看电影、玩游戏,还能连接智能家居,开车途中也能享受便捷的生活服务。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新能源车这么好,为什么还有人不看好?其实网上唱衰新能源车的,无非就是三种人。第一种是 “拿钱办事” 的,咱们国家新能源车发展速度太快,已经动了很多传统汽车大国的 “奶酪”,他们为了打压中国新能源车,就花钱请人在网上抹黑、唱衰;第二种是 “没接触过的”,这些人要么自己没开过新能源车,身边也没人开,只能靠网上的负面新闻判断,根本不知道新能源车的真实体验有多好;第三种是 “思想顽固的”,他们觉得 “油车开了几十年都没问题,没必要换电车”,不管别人怎么说,就是不肯接受新事物。
当然,这并不是说油车会被彻底淘汰,就像现在智能机普及了,功能机依旧有市场一样,油车以后还是会存在,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能源车成为主流是大势所趋。看看数据就知道了,2025 年 1-8 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达到 962 万辆,同比增长 36.7%,占汽车总销量的 45.5%,差不多快半壁江山了;出口更是猛,153.2 万辆的出口量,同比增长 87.3%,把很多传统汽车强国甩在了身后。
再看全球市场,今年 8 月全球汽车品牌销量 TOP20 榜单里,中国有 4 个品牌入围,比亚迪排第三,仅次于丰田和大众,把本田、日产都甩在了后面;吉利银河排第 14,销量比奥迪还高;奇瑞排第 16,五菱排第 17,也超过了马自达、雷诺这些老牌车企。这些数据都说明,中国新能源车不仅在国内受欢迎,在全球市场也越来越有竞争力。
其实,国庆期间新能源车高速充电难的问题,更像是新能源车发展路上的一个 “小插曲”。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汽车从发明到普及,也经历过马车的 “嘲讽”;智能手机刚出现时,也有人说 “不如功能机耐用”。现在新能源车遇到的充电焦虑,就像当初智能机遇到的 “续航焦虑” 一样,随着技术的进步,迟早会被解决。
与其跟风嘲笑新能源车的暂时困境,不如多看看它的进步和潜力。从续航只有几百公里到现在的 “兆瓦闪充”,从简单的代步工具到智能出行伙伴,新能源车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相信用不了多久,充电难会成为历史,新能源车会给我们带来更便捷、更智能、更环保的出行体验。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开过新能源车吗?你觉得新能源车最大的优势和短板是什么?如果换车,你会选择新能源车还是油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分享你的真实感受!
来源:鹤城晚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