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下雨天推电动车下地库,要紧紧握着刹车,还担心打滑,现在坡道又宽又稳,上下毫不费力。”江桥镇杨柳佳苑动迁安置小区居民张阿姨的一番话,道出了小区居民的共同感受。这场由江桥城投公司主导的“小工程”“微改造” ,正以精准技术创新破解民生痛点,为居民筑牢消防安全防
“以前下雨天推电动车下地库,要紧紧握着刹车,还担心打滑,现在坡道又宽又稳,上下毫不费力。”江桥镇杨柳佳苑动迁安置小区居民张阿姨的一番话,道出了小区居民的共同感受。这场由江桥城投公司主导的“小工程”“微改造” ,正以精准技术创新破解民生痛点,为居民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杨柳佳苑、惠平新苑、红光雅苑三个小区均为江桥镇近年交付的动迁安置小区,居住群体中老年人占比高。然而,地下非机动车库的坡道设计曾让居民犯了难:中间步梯间距117厘米,两侧坡道仅50厘米宽,狭窄通道让非机动车通行格外困难;加之排水系统不畅,雨天坡道湿滑,居民推行车辆时,常遭遇上坡推不动、下坡易打滑的窘境。
改造前
通行难题直接引发连锁反应:不少居民无奈放弃地下车库,将电动车、自行车随意停在楼道门口,更有甚者私拉电线“飞线充电”。这一行为不仅堵塞消防通道、影响日常出行,更埋下严重安全隐患。
群众诉求就是行动指令。社区与物业向江桥城投公司提交改造申请,公司组建专项工作组深入实地调研,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反复研判方案。最终敲定“缩步梯、扩坡道、强排水”的改造思路,采用最新排水防滑技术,在不改变坡道总长度的前提下实现功能升级。
改造后
改造后,中间步梯间距从117厘米压缩至60厘米,推行路线更顺畅;两侧坡道由50厘米拓宽至76-77厘米,满足双向通行需求;创新设置2厘米宽双侧排水渠,快速排走雨水,从源头解决湿滑问题。
崭新的坡道让地下车库使用率从不足30%跃升至90%以上,楼道乱停放和“飞线充电”现象基本绝迹。此外,惠平新苑、红光雅苑的坡道改造也正在稳步推进,预计今年12月全部完工,届时三个小区千余户居民都能享受到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通讯员: 李琦
编辑:袁悦
来源:上海嘉定
